重庆日报客户端讯(记者 李星婷)手指、身眼均向上,这代表顶天立地的“天”;侧身蹲下,双手温柔地指向大地,这个动作代表“地”……4月3日下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舞蹈排练厅,该校《川剧艺术与身段体验》任课教师赵倩正在教授学生川剧中的基础动作。
▲重庆大学“幽兰剧社”学生正在表演。(学校供图)
“川剧讲究采用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来讲述故事,表达人物情感。”赵倩向重庆日报记者介绍,《川剧艺术与身段体验》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注重表演实践性,刚才带领大家练习的就是川剧中表演“天地日月夜,风云雷雨雪”的身段和手法。
“这个课程很有趣!”该校大一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曹蕾说,自己在去年新生入校时看到有“幽兰剧社”,出于对戏曲文化的好奇就加入了这个社团,并选修了川剧的公选课。“川剧里面蕴含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在练习表演‘天地日月夜’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古人的哲学智慧以及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色。”
重庆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基地充分发挥巴渝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并在川剧的传承与弘扬中不断援引新方法、新形式,为川剧注入新的活力。”重庆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彭述娟介绍,基地主要采取“基础课程+工作坊+社团活动”的方式,比如在全校开设《川剧艺术与身段体验》《川剧艺术与表演》两门通识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川剧艺术工作坊”聘请重庆市川剧院的专家加入,选取一些利于传唱的曲牌与剧目在学生中教授,并开展一些艺术普及活动;“幽兰剧社”现有200多名学生,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具备演出能力的学生川剧社团;学校还联合重庆工程学院等单位制作了普及川剧文化的动漫作品《川剧入门》,并在微博上专门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栏目;反映新一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川剧的《春回满庭芳》,参加了2018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由“95后”大学生们自导自演、长达2个多小时的经典剧目《白蛇传》去年在重庆大剧院公演。
近两年,基地创排的剧目还先后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孔子学院进行了巡演。“虽然国外观众听不懂我们的唱词,但他们能通过我们的动作、表情以及配乐,理解我们的表演。”重庆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邓曼玲是《白蛇传》(重大版)白素贞的扮演者。她说,每到一个地方演出,我们都受到热烈欢迎,有的时候还要加演,“我深深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也正是在学习和表演川剧的过程中,让我不断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悉,由于重庆大学不断创新文化育人的理念、打造文化育人的品牌,该校今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20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