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师生自编话剧致敬陶行知 大型原创话剧《陶行知在重庆》将于5月首演
日期:2019年04月29日 16:48  打印本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8日22时45分讯(记者 吴思佳 实习生 闵诗岚 摄影报道)“前进的行动者,前进的新学校!新学校是大众学校,新学校是茅草棚大学,新学校是露天大学!”28日下午,在重庆市育才中学学术报告厅,大型原创话剧《陶行知在重庆》审查演出在此举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扮演者徐清这番慷慨激昂的台词让在场的观众为之动容。

师生自编自演 致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话剧《陶行知在重庆》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和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出品,重庆市话剧院友情支持。该剧讲述了陶行知在1939年至1946年期间,为团结抗战和为新中国建国培养栋梁之才,在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抗战陪都重庆创办被称作“小延安”的育才学校,培养难童人才的故事。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邀请农民当生物老师;仿延安做生产,带领育才中学开荒自救等场景在育才中学、重庆大学师生和重庆市话剧院等专业演员的表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陶行知的精神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精神一脉相承,他的大爱、奉献、求真、创作精神与时代要求吻合。通过话剧方式,把他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该剧出品人、总制片人之一,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长张和松感触良多,他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今年是育才中学80周年校庆,也希望借此机会,把陶校长为国为民,教育救国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育才中学历史老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周睿是该剧的原创编剧、执行制作人,她于1年前开始创作,2018年7月完成初稿。在她和改编编剧李月共同努力下,共改稿30次。“在我眼中,陶行知是一个既有教育理想,又有政治倾向的人,他和大众是在一起的,最想解决的是大众的困难,走的是一条艰难的以教育为方式的民主救国之路,这和共产党的方针路线是一致的。”

   

本次演员年龄、专业跨度大,最小的是13岁初中生,最大的是60岁的专业演员,“这其实是导演这部剧的最大困难。”重庆市话剧院青年导演谢莹和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黄晟两位导演感慨。

谢莹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对于初中生,我们采取多种舞台手段。比如最开始的戏中戏,让他们多做动作,喊口号,生活戏就让孩子们自然点。2种戏形成反差,反而更加流畅。此外,我们帮助大学生消化他们的人物,采用游戏的方式让他们融入剧中。专业演员也会就大学生的表演方式演戏。”

陶行知的扮演者、重庆市话剧院创作中心主任徐清在此之前,对陶行知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在接到演出任务后,他前往合川古圣寺、陶行知纪念馆,深入了解他的为人。“陶先生身上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他虽贵为知识精英,但和农民打起交道来是侃侃而谈,正是有这样的人物特点陶先生甘愿俯下身躯,扎根农村,像一头驴一样勤勤恳恳地为劳苦大众做事。”徐清在创作人物方面更多地是植入这样的性格特点,放低身段,与大众一起,真真切切地感受他们的痛苦,了解他们的感受。

专家点赞 期待演出季中取得好成绩

“今天剧组非常不容易,在没有舞美、道具的情况下,演出效果却让人大开眼界。此外,它不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校园话剧,更要把它的影响做大做深,让重庆市民都能欣赏这部话剧,感受陶行知的精神。”市剧协名誉主席申列荣最后希望《陶行知在重庆》在5月第三届重庆青年戏剧演出季中取得好成绩。

市剧协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编剧夏祖生曾经参加过剧本讨论,他对今天的演出很满意,“重庆能有这么一个天然的创作题材,并且能让师生参与其中,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导演为了视觉呈现、编剧为了内容丰富、演员在人物刻画上做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

市剧协副主席、副研究员黄波是育才中学的校友,一直对该剧抱有期待。“通过这次演出,可以看到编剧和导演的用心。相比第一次的剧本,这次对内容进行了压缩和提炼,使话剧变得更精简但是又不失主要内容和重心。我想,如果以后舞台道具制作好了,灯光也安排好了,那呈现出来的效果肯定令人期待!”

看完该剧后,市剧协顾问、宣传部重点项目推进组原副组长刘健提出了“三个肯定”: “《陶行知在重庆》是教育界和文艺界合作的典范,在呈现方式上非常流畅,演员们年龄层次丰富,孩子们演得生动活泼。期待接下来进一步打磨提升,做成重庆的红色经典剧目。”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