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古镇人家……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美丽乡村建设画面跃然纸上。6月29日,《描绘乡村 |“看见中益·大·小学生公益画展”》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拉开帷幕。来自中益乡小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艺术学院200余名学生创作的水彩、水粉、彩铅、蜡笔等绘画作品,向广大观众生动呈现了中益乡小学孩子们对自己家乡质朴的情感,以及大学生画笔下中益乡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观众在现场观看公益画展
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学斌介绍,学校组建多学院跨专业的乡村实践服务“乡村四时令”公益团队,从2017年起,该团队通过创造性的规划与设计,对中益乡进行了特色化打造。

▲重庆大学“乡村四时令”公益实践团队设计建设的“蜂巢”造型步行桥
截至2021年底,该场镇上多个公共服务设施与空间相继落成:两座以“感恩”主题和“蜂巢”造型建设的步行桥,把两村三处的人们连接起来,成为村民散步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农贸市场按照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设计,曾有几十对新人一起在这个大屋顶下结婚,也是村民平时晾谷子、菜头的最佳场地;游客接待中心开放式大屋顶下,既可以接待游客用餐,也可坐在这里眺望青翠远山、听潺潺流水,开展文艺演出;充满奇思妙想的蜜蜂博物馆,成了场镇上的网红打卡点。

▲重庆大学学子写生作品
策划和组织本次公益画展的“乡村四时令”公益团队主要负责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杨宇振介绍说,为了筹办此次公益画展,“乡村四时令”团队先后组织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和艺术学院学生进行现场写生,并对中益乡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美术课指导。建筑城规学院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聚焦,以及中益乡小学孩子们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让这场公益画展既有专业的水准,又不乏天真和童趣。

▲重庆大学“教育部川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指导老师把川剧艺术送到中益乡
当天,重庆大学“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在中益乡挂牌。杨宇振透露,下一步,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川剧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师生们还将把川剧艺术送到中益乡,持续开展“城乡连结”活动,活化和赋能乡村空间。